沉寂已久的網貸監(jiān)管再次傳出新動向。
日前,接近監(jiān)管層人士向36氪證實,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發(fā)布了《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簡稱《175號文》),文件對下一階段網貸機構的分類、分類處置指引、總體工作要求等做出新的規(guī)定,并對網貸風險防范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與之前按照股東背景、資產類型、待收余額等作為網貸機構劃分標準不同,175號文將網貸平臺按照已出險和未出險兩大類。已出險機構又分為已立案和未立案機構;未出險機構分為僵尸類機構、規(guī)模較小機構和規(guī)模較大機構。對于不同類型的機構,文件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指引。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分析指出,“175號文”對P2P網貸平臺做了明確而細致的劃分,與《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等多項文件提出的“分類處置”形成了補充。
“這也說明監(jiān)管層在互聯(lián)網風險專項整治中深入摸排了P2P網貸平臺的實際情況,而且分類之多也反映出目前P2P網貸平臺實際運營情況依然錯綜復雜。”她補充道。
對于行業(yè)備案一再延期、深陷整改的P2P平臺來說,這份文件不啻形成了一份新的生死指引。
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175號文”在“在營高風險機構管控指引”中表示,要嚴格管控存量規(guī)模和投資人數,執(zhí)行“雙降”要求;而將金額逾期率超過10%的未出險機構劃分為“高風險”機構。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9年1月21日,有13家網貸機構2018年12月金額逾期率超過10%。這意味著,逾期超限的機構幾乎是必須要清退的對象。
而代償余額在1億以下的屬于規(guī)模較小平臺里,預計總計有400多家平臺需要退出。監(jiān)管部門將對其高管和實際控制人進行約談,制定退出計劃,并在存量業(yè)務清零前定期向網安中心報送數據。
為了防范風險向持牌金融機構傳導蔓延,“175號文”設置了需要嚴格執(zhí)行的“四不準”要求,即金融機構不準通過網貸機構融資、不準為網貸機構提供擔保增信、不準接受網貸機構投資、不準銷售網貸機構產品。
引入“第三方”擔保進行“兜底”是諸多P2P平臺近年來的慣用方式,最常見的就是保險信用的違約險。過去一年,隨著行業(yè)風險的逐步擴大,很多財險公司也紛紛踩雷,更是出現(xiàn)一系列法律糾紛。
“不允許金融機構為網貸平臺提供擔保增信。那么之前的引入第三方擔保機構,保險信用違約險的模式可能走不通了,那網貸還有什么可以信任的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網貸與保險機構合作的模式可能從此無法繼續(xù)了。
雖然該規(guī)定只針對高風險在營機構,但今后第三方增信模式應該也會收到影響。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lián)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也表示,增信模式本質上屬于風險的分散與轉移,就現(xiàn)階段而言,P2P風險化解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切斷風險傳染鏈條,避免風險向傳統(tǒng)金融機構轉移,為備案的推進掃清障礙。
暫時來看,P2P平臺與傳統(tǒng)金融機構在風險緩釋層面的合作,都會受到實質性影響。
打開“信用中介”的口子
融360數據顯示,目前待償金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平臺,已有一部分開始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做助貸,并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
在分類處置、清退問題平臺的基礎上,“175號文”特別提到,應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
深圳網貸平臺友金所目前借貸金額為7.86億,在接受36氪采訪時,友金所表示,在2019年將會持續(xù)與銀行合作開展助貸業(yè)務,它還將對外提供IT產品以及技術服務等。
這與目前行業(yè)頭部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平臺服務模式不謀而合。其實質是將一部分網貸平臺從P2P轉向純信貸導流平臺。轉型為網絡小貸或助貸公司后,風險向公眾傳染的鏈條被切斷,后續(xù)合規(guī)整改與處置的壓力無疑會大大下降。
薛洪言表示,從平臺影響上看,這對嚴格合規(guī)的大平臺是利好。除此之外的各類平臺,或將加速退出市場。但一個客觀的結果就是,P2P網貸業(yè)務的存量規(guī)模與市場影響會不斷萎縮。
“要知道網絡小貸可不再是信息中介而是信用中介了。這是官方第一次為P2P網貸轉型打開了信用中介的口子。”尹振濤總結道。
尹振濤認為,那些合規(guī)的大型平臺,特別是股東和資金實力較強的平臺,可以在滿足網絡小貸申請資質的要求情況下,申請具有信用中介屬性的金融機構牌照,當然也會按照比P2P更嚴的監(jiān)管標準展業(yè)。
就整個文件而言,“指引本身會加速P2P行業(yè)的風險化解處置速度,為備案工作的實質性推動打開時間窗口。同時,隨著對存量網貸機構的清理,網貸行業(yè)的規(guī)模預計會進一步縮水,行業(yè)市場影響力將進一步下降。”薛洪言說。
網貸175號文對P2P投資人意味著什么?2019-01-22 22:25
去年12月份各類理財產品收益比拼:P2P收益最高達9.33% 銀行理財降至4.34%2019-01-16 23:41
又一銀行與多家P2P解約 網貸行業(yè)出清仍在繼續(xù)2019-01-16 06:47
P2P資金緊張已大幅緩解2019-01-16 06:46
搜易貸CEO何捷:抓住金融科技行業(yè)下一個“破局點”2019-01-15 23:44
| 14:17 | 雅培進博會展臺舉辦女性健康研討會... |
| 14:16 | 上實醫(yī)美在滬舉辦中醫(yī)護膚沙龍 |
| 12:41 | 巴菲特也在重金布局,這一板塊,爆... |
| 12:07 | 利好!這一板塊批量漲停! |
| 11:33 | 天準科技舉辦二十周年峰會 聚焦AI... |
| 11:32 | 消費升級疊加監(jiān)管趨嚴 家庭護理行... |
| 11:10 | 國資出手,面板龍頭漲停! |
| 09:12 | 華東醫(yī)藥三重激動劑DR10624亮相AHA... |
| 23:48 | 逐浪全球 吉利何以造就“中國汽車... |
| 23:48 |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 體育賽事... |
| 23:48 | 電競“錢”景 不止賽事 |
| 23:48 | 多只基金放開大額申購限制 吸引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