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2P行業(yè)爆雷潮歷時半年之久,平臺出清后的正常運營數(shù)量也隨之跌至歷史新低。不過,正常運營平臺的“體質”也因此得到了鍛煉。
融360數(shù)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正常運營的P2P平臺剩1082家,相較2017年底的1785家減少了703家,同比下降39.38%。其中北京282家,廣東266家,上海177家,浙江113家。
成交量上,2018年12月網貸平臺總成交量為939.45億元,其中,上海、廣東、北京以及浙江成交量分別為302.2億元、260.8億元、217.1億元、112.3億元,較上一個月環(huán)比分別上升7.71%、3.61%、6.08%及4.08%。
問題平臺數(shù)量也得到了控制,爆雷潮開始的2018年7月,問題平臺高達275家,平均每天9家出現(xiàn)問題。第四季度,問題平臺數(shù)量下降明顯,問題平臺數(shù)量已控制在30家左右。
此外,記者調查了1月14日成交量排名前50的平臺當天的資金凈流出額,共計1.2億元,與去年爆雷潮最嚴重的7月相比(僅2018年7月29日一天,50家平臺凈流出資金就達5.75億元),資金流動性已得到很大緩解。同時,與之前幾乎90%平臺都在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枯竭的境遇不同的是,上述50家平臺中只有17家有資金凈流出,金額在幾百萬到千萬元不等,其余33家均有資金流入。
被視為風險敞口的待收余額也大幅縮減。據記者統(tǒng)計,成交量排名前50的平臺,去年4月~7月的待收余額都在4000億元以上。但從10月開始,待收余額逐漸下降,12月降至最低點。數(shù)據顯示,去年10~12月分別是3744.46億元、3755.86億元和3696.74億元。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待收余額的減少可倒推出“到期資產平穩(wěn)兌付”,而網貸行業(yè)也告別了前幾年的野蠻擴張,出借人對于投資網貸資產也更加審慎成熟。
13:01 | 廣和通港股IPO獲中國證監(jiān)會備案 |
12:44 | 海外礦山智能化需求旺盛 山河智能... |
12:44 | 擴大越南產能布局 健盛集團擬1.8億... |
11:04 | “金融教育宣傳周”正在開展 易方... |
23:58 | 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紅密集落地 |
23:58 | 上海向全球輔助駕駛領先城市邁進 |
23:58 | 阿里巴巴“重返3萬億”背后的中國... |
23:58 | 美聯(lián)儲降息推動資金流向新興市場 ... |
23:58 | 房企拿地聚焦優(yōu)質地塊 重點區(qū)域土... |
23:58 | 美聯(lián)儲降息為我國貨幣政策提供更大... |
23:58 | 投資者要練就“火眼金睛”識科創(chuàng) |
23:58 | 國際資本加倉中國資產 科技與創(chuàng)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