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資本市場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暢通是市場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優(yōu)勝劣汰”市場機制的建立也是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必然要求。
從資本市場的入口端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優(yōu)質企業(yè)通過上市融資做大做強,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發(fā)展。
從市場發(fā)展的時間軸來看,1990年-1999年,我國資本市場成立的第一個十年,共有825家企業(yè)在A股上市,平均每年為82.5家;2000年-2009年,共有813家企業(yè)在A股上市,平均每年為81.3家,略有下降。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14日,共有2644家企業(yè)在A股上市,平均每年為222家。上市公司作為創(chuàng)新“領跑者”和產業(yè)“排頭兵”的作用凸顯,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日益增強。
從資本市場的出口端來看,很長一段時間,市場的退市公司寥寥無幾。很多本該退市的股票該退不退,成為股市的不死鳥。2001年,首批兩家上市公司PT水仙和PT粵金曼的退市,開啟了資本市場退市制度的改革之旅。退市制度經過多輪修改完善,已基本形成一整套涵蓋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guī)范運作類、重大違法類的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機制安排,為形成“有進有出”良性循環(huán)的市場生態(tài)奠定了基礎。
數據顯示,2019年共有18家上市公司退市,2020年共有29家公司退市,而今年,雖然剛剛過去5個月,已有21家公司收到“退市通知”,退市率的逐年提升也說明了市場優(yōu)勝劣汰機制的加速形成。
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資本市場必然要求暢通入口和出口兩道關。當前,在穩(wěn)步推行注冊制改革、拓寬前端入口的同時,也要繼續(xù)優(yōu)化退市機制、暢通出口,以退市機制的常態(tài)化來為IPO常態(tài)化保駕護航。
11:04 | “金融教育宣傳周”正在開展 易方... |
23:58 | 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紅密集落地 |
23:58 | 上海向全球輔助駕駛領先城市邁進 |
23:58 | 阿里巴巴“重返3萬億”背后的中國... |
23:58 | 美聯儲降息推動資金流向新興市場 ... |
23:58 | 房企拿地聚焦優(yōu)質地塊 重點區(qū)域土... |
23:58 | 美聯儲降息為我國貨幣政策提供更大... |
23:58 | 投資者要練就“火眼金睛”識科創(chuàng) |
23:58 | 國際資本加倉中國資產 科技與創(chuàng)新... |
23:58 | 外資機構密集調研A股上市公司 深挖... |
23:58 | 遠程銀行的“跨越山?!迸c咫尺服務 |
23:58 | 資本市場賦能專精特新企業(yè)高質量發(f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