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多年前,一些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包括控股股東、高管及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東)對所持股份進行高比例質押,如今卻演變成悲劇。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近40家公司提示重要股東持股“被動減持”的相關事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前質押股份引發(fā)被動平倉、訴訟等事項。
“很多公司的股權質押發(fā)生在2015年至2016年,適值公司股價高位,也由此埋下了隱患。”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對此,有上市公司坦言,“被動減持”可能會引發(fā)控制權的不穩(wěn)定,也有投資者擔憂,被動減持行為中,信息披露能否完整、客觀。
質押股權引發(fā)系列后遺癥
查詢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可知,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之所以遭遇“被動減持”,大多與此前股權質押行為有關。
例如,*ST圣萊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寧波金陽光電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陽光”)辦理的股票質押業(yè)務產生違約,此次違約事件可以追溯到2017年。金陽光與第一創(chuàng)業(yè)于2016年10月份完成初始交易金額為1.55億元的圣萊達股票質押式回購,該筆交易經多次延期,于2019年8月30日屆滿。2017年4月份,上述交易的履約保障比例跌破平倉線,第一創(chuàng)業(yè)按照約定,要求金陽光補充質押、擔保物,或進行提前購回。但金陽光未能完成補充質押、補充擔保或提前購回,因此構成違約,為日后“被動減持”埋下了伏筆。
其實,*ST圣萊的案例并不是“孤案”。*ST華訊日前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吳光勝與申萬宏源融資融券相關業(yè)務糾紛訴訟仍處于強制執(zhí)行階段。*ST猛獅則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汕頭市澄海區(qū)滬美蓄電池有限公司因質押給東興證券的1650萬股*ST猛獅股份涉及違約,東興證券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近日,東興證券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要求東興證券協(xié)助其將質押股票賣出。
藍盾股份也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柯宗慶因未及時履行償還深圳市銘潤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銘潤投資”)借款及相應利息等費用的義務,被法院裁定將其質押給銘潤投資的60萬股股票進行處置以清償相關債務,柯宗慶因上述裁定事宜發(fā)生被動減持情形,不排除在溝通過程中存在其所持公司股份繼續(xù)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上述投資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股權質押的價格通常會打三折至四折。如果質押股份的股東遇到上市公司股價持續(xù)下挫,就會非常被動。一旦價格跌到平倉線,如不能及時補充質押物,就會觸發(fā)平倉。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短期股價下跌太多、在跌破平倉線后無法售出的尷尬情形。“賣都賣不掉,能順利平倉還算是好事。一旦出現無法平倉的情況,就只能進行法拍。抵押出去的資金會損失很大,有些可通過法拍實現回本,有些可能連本錢都回不來。”
被動減持信息披露不能缺席
對于質押股權可能帶來的風險,有上市公司表示,如果相關股東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有可能會影響其控制權的穩(wěn)定。
此外,在被動減持過程中,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如何保障也是備受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能缺席。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jiān)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guī)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jiān)高計劃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應當在首次賣出股票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由證券交易所予以備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jiān)高減持計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但不限于:擬減持股份的數量、來源、減持時間區(qū)間、減持方式、價格區(qū)間、減持原因。減持時間區(qū)間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的規(guī)定。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qū)間內,大股東、董監(jiān)高應當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guī)定披露減持進展情況;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后,大股東、董監(jiān)高應當在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予以公告;在預先披露的減持時間區(qū)間內,未實施減持或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的,應當在減持時間區(qū)間屆滿后的兩個交易日內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予以公告。
“被動減持也適用上述規(guī)定。但如果被減持的股份來自二級市場買入,上市公司及相關股東就不需要進行預披露。”王智斌解釋稱。
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當地證監(jiān)局也出手!這家*ST公司恢復上市申請剛被...2022-02-18 06:14
北交所改革成效凸顯 市場生態(tài)持續(xù)改善2022-02-18 06:04
年內13家上市公司及“關鍵少數”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其中8家涉嫌信...2022-02-18 00:29
北交所、新三板2021年市場改革發(fā)展報告發(fā)布 補齊資本市場短板 打...2022-02-18 00:20
私募糾紛案件數量近六年呈上升趨勢 上海金融法院提出十大建議完...2022-02-17 18:46
衛(wèi)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guī)進一步完善……[詳情]
| 11:44 | 百望股份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獲特等獎 ... |
| 11:44 | 第八屆進博會收官:光明食品集團簽... |
| 11:43 | 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明日... |
| 11:43 | 阿里巴巴與萬豪國際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 |
| 11:42 | 恒運昌沖刺科創(chuàng)板 半導體核心部件... |
| 11:20 | 重磅利好!這一板塊多股漲停! |
| 11:12 | 搶抓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機遇 尚太科技... |
| 11:12 | 擬10億元加碼主業(yè) 博俊科技升級汽... |
| 11:07 | 蘇州天脈導熱散熱產品智能制造基地... |
| 11:00 | 僑銀股份受邀參與國內首個智慧城市... |
| 10:18 | 第八屆進博會閉幕!意向成交額增4.... |
| 10:18 | 借力資本市場“工具箱” 進一步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