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1月14日,中國證監(jiān)會、中國結算就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結算規(guī)則等規(guī)章制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正式啟動貨銀對付(以下簡稱“DVP”)改革。這次改革貫徹落實證券法,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對自營和托管業(yè)務建立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之間的關聯(lián),明確違約處置安排。
業(yè)內專家認為,DVP改革充分考慮我國資本市場的交易結算基礎制度現(xiàn)狀,借鑒國際成熟經驗,通過建立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覆蓋全部業(yè)務的結算風險防控機制,對個人投資者完全無影響,機構投資者基本無影響。同時,落實DVP改革提高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優(yōu)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投資環(huán)境,進一步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立足資本市場實際情況
進一步完善風控制度
DVP制度就是將證券交收和資金交收聯(lián)系起來的機制,通俗地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國際上公認的基礎性結算制度。DVP用于保障證券交易達成后錢券足額交收,是控制結算系統(tǒng)本金風險的有效措施。
我國證券法明確規(guī)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提供凈額結算服務時,應當要求結算參與人按照DVP原則,足額交付證券和資金,并提供交收擔保。
多年來,我國市場形成了“T日證券過戶、T+1日資金交收”的結算模式,證券交收和資金交收不掛鉤。經紀和融資融券業(yè)務通過第三方存管、全額保證金、交易前驗資驗券等制度已達到DVP的效果;僅涉及機構投資者自營和托管業(yè)務的結算制度仍需完善。
據(jù)了解,本次改革要點是,保持T日證券劃轉、T+1日資金交收這一市場基本習慣不變基礎上,當結算參與人T日日終資金不足額時,中國結算在向其交付證券的同時對相應證券進行設置標識處理,代表相應證券處于交收過程中。當結算參與人T+1日足額完成資金交收后,解除相應證券標識,實現(xiàn)了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的相互關聯(lián)。本次改革保持投資者現(xiàn)有交易結算制度和習慣基本不變,對廣大個人投資者沒有影響。
“本次DVP改革在尊重我國投資者的交易習慣和證券資金使用安排上基礎上進行,并未對現(xiàn)有的結算模式進行較大調整,對投資者無影響。這樣的制度安排是貫徹落實證券法的需要,從制度上增強結算體系安全性,既符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和實際,又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海財經大學法學教授麻國安博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麻國安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改革并不會對已達到DVP效果的經紀和融資融券業(yè)務設置標識,這也意味著相關業(yè)務的證券交易完全不受影響,個人投資者也不受影響。
“此次DVP改革立足我國國情,通過對自營和托管業(yè)務的結算建立證券和資金交收的關聯(lián),加強了證券市場中后臺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夯實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制度安排使自營和托管業(yè)務達到DVP效果,進一步完善了資本市場風險防控制度。
充分借鑒國際成熟經驗
利于吸引國際投資者
立足我國國情的DVP改革實施,充分借鑒了國際成熟經驗,構建出適合我國特點的DVP結算模式。
從這次改革來看,通過引入對證券設置“可售交收鎖定”標識、多批次交收安排、實現(xiàn)了證券交收與資金交收的相互關聯(lián)。
市場人士認為,這體現(xiàn)出DVP國際標準的規(guī)律,符合DVP原則的國際標準。
據(jù)介紹,國際資本市場對于DVP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DVP國際標準經歷了從“同時交收”到“相互關聯(lián)”的演進。2012年發(fā)布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中指出,“DVP不要求同時結算債務”,即不再嚴格要求證券和資金同時交收,但強調了證券和資金交收的關聯(lián)性。
“總體上看,本次DVP改革充分借鑒了國際最佳實踐,提高了國際投資者對于國內結算效率和資金安全保障的信心,增強了我國資本市場對于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利于促進境外資金持續(xù)流入我國市場。”鄭磊表示。
麻國安表示,DVP改革的實施,既有利于鞏固和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投資環(huán)境,也是落實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具體體現(xiàn)。落實DVP改革,有利于提高國際投資者來華投資的意愿,進一步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編輯 喬川川)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