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8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0周年紀念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在此前召開。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公布具體經濟增長目標(具體數字要到“兩會”公布),但是會議會指引明年經濟工作和政策的方向。我們認為需要重點關注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逆周期調控政策力度、房地產政策變化、地方政府激勵機制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內容。
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
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wěn)就業(yè)、穩(wěn)金融、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穩(wěn)投資、穩(wěn)預期”六穩(wěn)工作。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wěn)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yè)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采取對策”。近期中美重啟貿易談判,有望避免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但最新公布的11月貿易數據顯示國內外需求仍面臨壓力[1]。我們預計會議將對經濟下行風險給予更高關注。
二、逆周期調控政策力度
預計2019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基調維持積極和穩(wěn)健,但是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逆周期調控力度可能加大[2]——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邊際上更寬松。
?財政政策方面:預算赤字率可能從今年的2.6%擴大到3%,新增專項債發(fā)行規(guī)??赡茉黾拥?萬億元左右。減稅降費力度將進一步加大[3],預計增值稅最高檔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以上,中間檔稅率也有可能調整。社會保險費率可能降低5個百分點左右,以緩解社保征收力度加強給中小企業(yè)帶來的沖擊。
?貨幣政策方面:預計2019年繼續(xù)下調法定準備金率。盡管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維持不變,我們預計貨幣政策會引導無風險利率和加權平均貸款利率下行。今年以來,防控金融風險取得一定成效,債務率大體維持穩(wěn)定,但貨幣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速明顯放緩。預計明年貨幣、社會融資總量增速開始企穩(wěn)。匯率方面,中美重啟貿易談判對于人民幣有支持作用,中期仍然存在一定貶值壓力,但預計央行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
三、房地產政策的變化
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同比增長9.7%,但增長主要來自土地購置費;商品房新開工面積保持高增長,而竣工面積連續(xù)兩年下降;最近兩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出現同比負增長,但10月份70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平均同比漲幅上升接近10%的水平。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長效機制”,而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沒有提及房地產。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政策的措辭顯得更為重要。預計房地產政策會兼顧投資和價格穩(wěn)定。
四、地方政府激勵機制
12月10日國辦發(fā)布通知[4]將2016年公布的24項督查激勵措施調整增加至30項,進一步加大對地方激勵支持力度。此次調整增加9項措施、調出3項措施、保留并充實完善21項措施。新增的9項措施包括: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和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方面3項,促進新舊動能接續(xù)轉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方面3項,穩(wěn)外貿和穩(wěn)外資、穩(wěn)投資、促消費方面3項。與此同時,地方開始制定高質量發(fā)展的指標體系,將科技研發(fā)、居民收入、環(huán)境治理等多方面指標納入體系,作為基層市縣的經濟發(fā)展考核標準[5],未來可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預計地方激勵機制將更加多元化,未來更注重增長質量。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0年間,包括民營和外資在內的非公有制經濟比例大幅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的作用顯著提升。未來將繼續(xù)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積極支持民營經濟發(fā)展,促進外貿、吸引外資,具體措施可能包括改善營商環(huán)境,降低企業(yè)成本,防止市場壟斷,落實競爭中性,擴大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開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放寬市場準入、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方面內容。
社科院發(fā)展和改革藍皮書: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四大貢獻2018-12-16 21:05
人民日報:40年改革開放是無數拼搏者胼手胝足的奮斗史2018-12-16 12:53
宏觀經濟運行具有四大特征2018-12-15 00:13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紀念改革開放40年: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變革2018-12-14 08:40
“偉大復興”進入“沖刺階段”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同尋常2018-12-13 07:26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