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陳瀟
7月4日,中駿集團控股港交所公告稱,獲2.55億港元及8910萬美元的多批次定期貸款融資。該融資以當日匯率折算近10億港元,將用于現有債務再融資,該融資自融資協(xié)議所規(guī)定的提款日期起計,為期15個月。
對此,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金融16條”正式發(fā)布后,“第一支箭”落地,銀企之間的合作更加深化,房企獲得銀行貸款也意味著金融機構對房企融資的支持。中駿集團控股此次獲批貸款能加強公司現金流,從而保證各業(yè)務線的良好運營。
償債壓力大幅降低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駿集團控股境內外的公開債務償還近115億元,2023年年內已無到期美元債,下半年僅8月份余5.4億元境內公司債,償債壓力大幅降低。
作為財務結構較為穩(wěn)健的中型房企,中駿集團控股近年來持續(xù)推進債務結構的優(yōu)化。此前4月14日,中駿集團控股發(fā)布公告,已匯出4月19日到期美元債的剩余應兌付本息,結合3月30日中駿集團控股公告提前購回2.07億美元債,中駿集團控股2023年內到期的美元債正式“清零”。
自2022年12月起,中駿集團控股陸續(xù)與多家商業(yè)銀行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定,累計獲得各大銀行授信金額突破人民幣430億元。
“截止到2022年年底,中駿集團控股的凈負債率為79.6%,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7.2%,現金短債比1.02,‘三道紅線’維持在綠檔,負債情況良好。”王小嬙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該類信用良好的中型房企而言,目前金融機構對房企的融資支持,除了銀行貸款融資模式外,還有股權融資、債券融資、信托融資等。
中指研究院企業(yè)研究總監(jiān)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融資方面,還可以嘗試如內保外貸、央地聯動增信發(fā)債、擔保發(fā)債、境外銀團貸款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中駿集團控股還具有較多商業(yè)資產,可以出售資產或者嘗試資產抵押貸款等。”
對于今年的重點工作,中駿集團控股亦曾表示,集團將持續(xù)與金融機構進行深入溝通,同時推進中債增融資擔保及發(fā)債事宜,透過多渠道緩解現金流壓力。
信用加持下銷售回款表現穩(wěn)定
得益于良好的債務結構,中駿集團控股銷售回款也較為穩(wěn)定。據中指研究院數據統(tǒng)計,2023年上半年,中駿集團實現銷售金額200.9億元,其中,權益銷售金額140.6億元,兩者行業(yè)排名均穩(wěn)定在百強房企前50。
有業(yè)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市場和經濟信心逐漸恢復,中駿集團控股在住宅開發(fā)板塊以顛覆性思維突破困局,回歸更有序的生產經營。
“未來,公司一方面還需抓住市場企穩(wěn)的關鍵期,充分下沉營銷,與一線共謀,以城市公司為核心,圍繞每一個具體項目,加強市場研判,共商經營對策,確保每個項目價值兌現。另一方面,基于中駿集團控股過去一年堅守的寶貴商譽和信用,加強政府方、監(jiān)管方和融資端對中駿的信心,擴展融資機會。”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
在經營策略方面,劉水表示,類似中駿集團控股此類中型房企需加快銷售促回款,抓住城市輪動釋放的機遇,加大營銷力度,增強流動性。此外投資拿地,需區(qū)域深耕,精準拿地。減少跨區(qū)域外拓,做深做透所在區(qū)域,根據城市發(fā)展、板塊特征,精準研判拿地。
(編輯 才山丹)
炬星科技獲新一輪億元級融資 深耕移動機器人賽道2023-07-06 17:22
上汽集團宣布將在歐洲投建新能源整車工廠 高管首次回應印度公司...2023-07-06 15:28
多項會計差錯致年報信披不準確 匯鴻集團及兩名財務負責人收警示...2023-07-06 01:12
廣汽集團上半年汽車銷量穩(wěn)步增長 新能源車銷量翻番2023-07-05 20:17
國聯集團成功發(fā)行全國首單集成電路專項債券2023-07-05 16:35
| 23:48 | 逐浪全球 吉利何以造就“中國汽車... |
| 23:48 |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 體育賽事... |
| 23:48 | 電競“錢”景 不止賽事 |
| 23:48 | 多只基金放開大額申購限制 吸引資... |
| 23:48 | 基金主動“限高”規(guī)模以維護運行穩(wěn)... |
| 23:48 | AI+投顧:把“專屬理財師”裝進手... |
| 23:48 | 156家險企最新償付能力掃描:4家保... |
| 23:48 | 券商業(yè)績說明會透露投行及國際業(yè)務... |
| 23:47 | 磷酸鐵鋰市場產銷兩旺:頭部廠商訂... |
| 23:47 | 六氟磷酸鋰站上12萬元/噸 產業(yè)鏈迎... |
| 23:47 | 交通銀行承辦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 |
| 23:47 | 從超萬億元化債看房地產新生之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