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熊悅
2月3日,連續(xù)虧損多年的*ST科林公告稱,收到深交所下發(fā)的決定書,公司申請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未獲深交所審核同意。由此,公司股票存在終止上市風險,并于2023年2月3日起停牌。
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停牌后5個交易日內,深交所會向*ST科林發(fā)出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公司可以根據(jù)規(guī)定申請聽證,提出陳述和申辯。深交所上市委員會最終審議決定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
虛增收入求“保殼”
記者梳理*ST科林既往公告發(fā)現(xiàn),公司已“披星戴帽”近4年時間。
往前回溯,因2018年度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且當年經審計后的凈利潤為負值,公司在2019年4月份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其后,因2019年度經審計后的凈利潤為負值,2020年度扣非后的凈利潤為負值,*ST科林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繼續(xù)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在此基礎之上,加上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連續(xù)3個會計年度扣非后凈利潤均為負值,且2020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ST科林同時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為了避免因財務不達標而退市,*ST科林在2021年通過虛增營業(yè)收入及成本來“保殼”。
*ST科林2021年財報顯示,當年公司營收同比大漲331.7%至1.7億元,技術研發(fā)服務、互聯(lián)網營銷等新業(yè)務的營收占比超八成;但歸母凈利潤卻由盈轉虧,同比大幅下降403.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也進一步擴大。
由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首個會計年度營業(yè)收入“高于”1億元,*ST科林在當時成功地避免了退市,并在年報披露后向深交所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
不過,這份問題重重的年報,在公告后的第五天(2022年5月5日),便引發(fā)了深交所的問詢。如今近1年時間過去,*ST科林依舊未回復上述年報問詢函。
繼深交所問詢后,*ST科林又于2022年8月25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guī)被中國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由此,*ST科林不僅沒能摘掉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的帽子,還增加了另一項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
多重退市風險高懸
2022年12月29日,*ST科林收到江蘇證監(jiān)局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等文件。證監(jiān)會江蘇監(jiān)管局認定,公司對信息技術服務業(yè)務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導致2021年虛增營業(yè)收入6719.4萬元,虛增營業(yè)成本6719.4萬元,分別占當年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的39.5%、52.2%。*ST科林調整后的2021年度營業(yè)收入將低于1億元,進而導致公司股票觸及“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首個會計年度營業(yè)收入低于1億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將面臨退市。
針對虛增收入事宜,深交所要求*ST科林于2023年2月1日前完成整改,包括對2021年度營業(yè)收入扣除情況進行核實、整改,對2021年年度報告相關披露情況予以更正等,但直至整改限期結束,公司并未完成整改。且截至記者發(fā)稿,*ST科林尚未回復深交所此前下發(fā)的多項關注函和問詢函。
最終,*ST科林申請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也未獲通過,公司行至退市邊緣。
退市新規(guī)顯威 滬市多家風險公司鎖定退市2023-02-04 06:48
2023年首批“1元退市”股現(xiàn)身 *ST凱樂*ST金洲將告別A股2023-02-03 06:54
三重退市風險疊加 *ST凱樂及*ST金洲雙雙停牌作別A股2023-02-03 01:07
2023年退市公司逐漸浮現(xiàn) 財務類退市居多2023-02-02 01:21
聯(lián)贏激光成功向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 將進一步提升產能規(guī)模2023-02-01 20:55
| 23:48 | 逐浪全球 吉利何以造就“中國汽車... |
| 23:48 |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開幕 體育賽事... |
| 23:48 | 電競“錢”景 不止賽事 |
| 23:48 | 多只基金放開大額申購限制 吸引資... |
| 23:48 | 基金主動“限高”規(guī)模以維護運行穩(wěn)... |
| 23:48 | AI+投顧:把“專屬理財師”裝進手... |
| 23:48 | 156家險企最新償付能力掃描:4家保... |
| 23:48 | 券商業(yè)績說明會透露投行及國際業(yè)務... |
| 23:47 | 磷酸鐵鋰市場產銷兩旺:頭部廠商訂... |
| 23:47 | 六氟磷酸鋰站上12萬元/噸 產業(yè)鏈迎... |
| 23:47 | 交通銀行承辦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 |
| 23:47 | 從超萬億元化債看房地產新生之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