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股權質押成為懸在不少上市公司股東頭上的利劍。為應對爆倉危機,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或實控人開始積極尋找標的,冀望通過并購重組以停牌、刺激股價的方式破局。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PE/VC機構也聞風而動,積極推介和兜售項目。不過,業(yè)內人士指出,在監(jiān)管持續(xù)從嚴的大環(huán)境下,純粹為炒作股價而進行的并購重組面臨較高的失敗風險,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PE/VC機構,都應以整合產業(yè)資源、推動上市公司健康發(fā)展為目的來進行并購重組。
質押危機催生并購需求
“各位,手頭有沒有好的項目可以介紹一下?”在深圳一家風投機構的會議室里,周軍(化名)對在座的一眾圈內好友說到。他最近接到幾位客戶的委托,要其盡快幫忙找到合適的并購重組標的。
作為一家中型券商的高層,周軍坦言,幾位客戶要么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要么是實控人,目前或多或少都面臨股票質押爆倉危機,“一旦股價情形不對,有項目在手就可立即展開并購重組。”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隨著越來越多個股的股價創(chuàng)下年內新低,幾乎“無股不押”的A股市場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質押爆倉危機。記者梳理發(fā)現,僅6月以來,就有東方海洋、聯建光電、中南文化、睿康股份、步森股份、西隴科學、邦訊技術、錦富技術等10余家上市公司發(fā)布控股股東或實控人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的公告。另據Choice數據統(tǒng)計顯示,目前A股累計股權質押市值已達5.5萬億元,其中觸及預警線、平倉線的涉險金額預估超過9000億元。
越來越多股權質押可能爆倉,已緊急催生出一批并購重組需求。“股價大跌情況下,只有好的項目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歡迎大家多多介紹。”周軍對眾人表示。
深圳一家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上市公司一旦要并購重組,股票就可以停牌。一方面,這能贏得一定的時間,便于質押股東尋找和補充質押物,或者等待二級市場行情好轉;另一方面,并購重組消息放出后,當股票復牌,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股價上漲,從而避免爆倉。
PE/VC機構聞風而動
一部分PE/VC機構已嗅到其中商機,推介項目的熱情十分高漲。
“今天我來參加這次閉門交流會,就是為了介紹一下手頭的幾個項目。”在周軍發(fā)完言后,擔任深圳某股權投資機構總經理的馮遠(化名)對其直言。他此前投資了幾家新能源方向的公司,現在孵化得差不多了,想找同行業(yè)的上市公司,看能否促成并購。
馮遠告訴記者,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同行,最近跑項目交流會都非常積極,“現在募資難疊加退出難,大家都想趁機促成幾單并購,好緩解壓力。”
事實也是如此,除了馮遠,參會的其他數家PE/VC機構也十分“賣力”地推介著手中的項目,既有當下十分火熱的芯片領域企業(yè),也有長期受追捧的互聯網方向公司。
業(yè)內人士介紹,股權投資的退出路徑主要分IPO、并購和回購三種,其中IPO是退出收益最高的渠道。但今年以來,IPO退出難度加大,新股上市后股價表現也不如以往,導致不少機構將重心放在了并購退出上。
據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案例數量達491筆,其中IPO退出案例數為162筆,同比下降32.8%;而并購市場活躍度則小幅回暖,共完成交易644起,同比上升4.55%。
“越是股價下跌之際,就越是并購重組需求高漲之時,尤其是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的公司。”另一位參會的風投人士透露,自己公司正在梳理一份“股權質押客戶名單”,“首選是跟我們所投公司行業(yè)相關的上市公司,梳理他們的股權質押比例情況,再結合其盈利能力、資金儲備等狀況劃分等級,并隨時關注其二級市場股價情況,到合適時機就主動上門推銷項目。”
產業(yè)協同仍是操作主線
雖然并購重組標的“買賣”雙方都需求較高,但最終能完成的還是少數。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已有近80家公司宣布終止籌劃重組事項。而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完成的并購案例只有不到200起,較去年同期下降約四成。
“今年并購重組監(jiān)管持續(xù)從嚴。”上述私募負責人認為,監(jiān)管的導向非常明顯,就是規(guī)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對促進行業(yè)整合、產業(yè)升級的并購重組加大支持力度,充分發(fā)揮好資本市場的功能。
這一點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市場人士的共識。周軍在向一眾好友“討要”項目的時候就明確指出,最好是能跟上市公司主營業(yè)務產生協同效應、盈利能力不錯且管理團隊靠譜的項目。
多位PE/VC機構在推介項目時也明確指出,希望找跟項目所處行業(yè)相關的上市公司。“老周,你可得確定你的客戶是真心想并購。千萬別只是為了度過眼前爆倉危機的應急之策,否則害大家白忙活一場!”馮遠笑著告誡周軍。
去年以來,上市公司跨界整合式并購重組的難度明顯加大,但產業(yè)整合式相對容易不少,這也導致股權投資機構紛紛改變策略,在尋找上市公司過程中,更看重公司的產業(yè)整合能力。
對于不少股權質押面臨爆倉的大股東來說,在目前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下,純粹為炒作股價的并購重組將面臨較高的失敗風險。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重組失敗,而后股價大幅下挫導致大股東或實控人質押股份觸及平倉線,就是最好的佐證。
年中考交卷鈴聲將起 5家上市公司去年作業(yè)仍在“難產”2018-06-26 00:14
陜西4家公司發(fā)布增持公告 航天動力股東出手最快2018-06-26 00:13
河南省GDP全國第五 上市公司數量卻被甩在十名之外2018-06-26 00:11
控股孫公司與金寶保成立合資公司 多喜愛培育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平...2018-06-25 21:40
萬達電影重組方案出爐 從“院線”向“電影”公司跨越2018-06-25 20:38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