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林娉瑩
2021年開年以來,A股走勢強勁、交易熱度高漲,“抱團股”也因此成為熱議話題。但近日,抱團行情風向出現(xiàn)轉變,部分白馬股出現(xiàn)短暫下跌,市場紛紛解讀其或為抱團行情的松動信號。
“大部分抱團股的市盈率都比較高,100倍以上的股票不在少數(shù)。”近日,浦來徳資產董事長、基金經理龐劍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事實上,這很多都不是公司業(yè)績推動上去的,而是在前期受業(yè)績推動上漲時形成慣性,投資者們因此去追漲形成‘抱團’,更像一種趨勢交易。”
“現(xiàn)在大家都在討論抱團什么時候結束?”龐劍鋒接著說道,“有人認為貨幣政策還沒轉向、有人覺得還沒到高點,但沒有一個人提到這是否為基本面推動的結果。需要警惕的是,既然大家都開始考慮何時結束,往往說明這個現(xiàn)象已經接近尾聲,不可盲目追漲。”
長期布局ToC領域
龐劍鋒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在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后進入資管行業(yè),歷任券商研究員和投資經理等職位,于2010年創(chuàng)辦浦來徳資產。自進入投資行業(yè),為人謙遜、熱愛鉆研的他便長期關注ToC領域的企業(yè),并形成一套獨特的投資理念。
“做投資需要回歸常識,要把90%的精力用于研究,回到基本面上。”龐劍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直以來,公司調研占據了我絕大多數(shù)的工作時間,對于看好的企業(yè),我們會通過反復研究、市場調研、高管談話等方式來確定是否買入。而浦來徳為何專注ToC企業(yè)的原因,一是我們自己就能從消費端去體驗,便于調研,二是它的成長空間更大,下游風險也相對分散,不會受制于少數(shù)客戶。”
龐劍鋒補充稱,他更關注ToC的公司也是出于一種“弱者哲學”。他認為,將自己放在弱勢的一面,才能在做C端調研時更敏感地捕捉到公司產品的好壞變化。“之前我們調研一家食品制造企業(yè),就是自發(fā)感覺公司新產品口味一般,于是跑遍了深圳周邊城市的超市,走訪時發(fā)現(xiàn)連促銷員都說銷量不好,回來后果斷減倉。”
此外,在龐劍鋒看來,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絕不僅僅取決于是否布局好賽道、是否為龍頭企業(yè)、或短期業(yè)績是否增長,而更取決于其管理層或實控人的綜合素質。“企業(yè)家要對這個事業(yè)有熱情、有激情,有工匠精神和情懷,他們才能有戰(zhàn)略眼光、能做好產品,公司的長期成長性也更明確。如果只看賽道或短期增長,會很容易被‘講故事’所騙。”
中小市值股也有大未來
談及此前市場上對“抱團股”的關注,龐劍鋒將其看作一種非理性的行為:“盲目跟漲、追逐高估值企業(yè)是有很大風險的,抱團行情不會永遠持續(xù),高估值股的增長也相對有限。浦來徳設有十分嚴格的風控規(guī)則,一旦市盈率超過設定閾值,我們就會選擇減倉。”
據他介紹,作為一家對沖基金,浦來徳設置了嚴格執(zhí)行的投資組合風控規(guī)則。例如,若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已經達到60倍以上,浦來徳對其持倉就會減少到5%以下。此外,浦來徳也會通過建立部分股指期貨倉位,來進行風險對沖。
“一直以來,我們就秉持著‘讓基金理財更科學,讓資本市場更溫暖’的理念。”龐劍鋒說道,“什么叫讓理財更科學?就是要控制好回撤,即便是做價值投資,也不能要求客戶和你一起承受波動。讓資本市場溫暖,就是要發(fā)現(xiàn)好企業(yè),并堅定看好它的成長潛力。”
“投資就是投優(yōu)秀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但事實上,多數(shù)優(yōu)秀的上市公司股價總是會起起落落的。在有的好公司受短期業(yè)績波動影響而股價下跌時,我們會選擇加倉,去減緩他們對股市的焦慮。這也是在獎勵企業(yè)中德才兼?zhèn)涞墓芾韺?,讓他們感受資本市場的溫暖,而不被投資者追漲殺跌的聲音所困。某種意義上,我們也是在給實業(yè)提供幫助。”龐劍鋒表示。
在他看來,當前市場上的浮躁聲音太多,市盈率超過百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但隨著后期貨幣寬松邊際效應遞減、國內貨幣政策回歸正?;磥聿慌懦信菽茰绲碾A段。“若走到這個時候,一旦國內股市下跌砸出‘坑’來,那就是大膽買入的時候。”基于對國內基本面的看法,龐劍鋒如此表示。
談及未來的布局,龐劍鋒則更看好中小市值上市企業(yè)的潛力。“美國100多年資本市場的經驗告訴我們,納斯達克在長期是跑贏道瓊斯的。而在A股,有很多百億元市值以下的公司其實業(yè)績很好,卻被市場拋棄了。它們身上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挖掘,可以得到業(yè)績增長的紅利,成長空間也更廣。”
“在過去數(shù)年,經歷了環(huán)保監(jiān)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疫情沖擊后,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存活下來的非龍頭企業(yè),其實發(fā)展韌性更強。眼下這類企業(yè)的市盈率多數(shù)比較低,但基本面優(yōu)秀、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我認為,在未來三年主導證券市場的,或許就會是這些小而美的企業(yè)。”龐劍鋒最后補充道。
(編輯 姜楠)
21:58 | 2025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科學年會前瞻:... |
21:57 | 格力博:選舉職工代表董事 |
21:57 | 新瀚新材:選舉職工代表董事 |
21:57 | 華瑞股份:選舉職工代表董事 |
21:57 | 華鵬飛:聘任內部審計負責人 |
21:57 | 健盛集團:公司完成了本次回購 |
21:57 | 中銀證券:公司董事辭任 |
21:57 | 泰永長征:選舉第四屆董事會職工代... |
21:57 | 泰達股份:公司無逾期債務對應的擔... |
21:57 | 邁普醫(yī)學:關于醫(yī)療器械進入臨床試... |
21:56 | 杭州高新: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21:56 | 姚振華及寶能集團等被恢復執(zhí)行33.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