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2015年曾是新三板市場快速擴張的一年,全年掛牌數量是2014年年末的3.3倍,2.46萬億元的市值是2014年年末的3.26倍。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井噴,大量新三板基金也在2015年相繼成立,《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產品大多是三年存續(xù)期,到今年這些新三板基金已經陸續(xù)到期分配。
2016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的發(fā)展遇到了瓶頸,流動性低迷、融資功能減退、投資者門檻高等諸多問題一同爆發(fā),與此同時,新三板基金也迎來了自己的“尷尬”:有數據統(tǒng)計的1511只新三板基金在今年以來平均虧損了9.77%;172只今年到期的產品中,有63只產品的最新凈值已低于初始凈值20%以上,不少新三板基金產品在到期退出時都遇到了難題。
新三板指數創(chuàng)1068點新低
基金損失慘重
2015年的春天,新三板市場井噴,新三板基金也成為了中國金融從業(yè)人員茶余飯后的熱議話題。懷著“未來十年或許是中國股權投資的最好時代”的期待,一時間有大量投資者攜資金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無法直接參與一級市場的個人投資者,則借道新三板基金間接進入了新三板市場。
然而,僅僅時隔一年,新三板的發(fā)展遇到了瓶頸:流動性低迷、融資功能減退、投資者門檻高等問題蜂擁而至,新三板指數不斷走低,諸多新三板基金也遭遇了大幅回撤。今年以來,新三板指數繼續(xù)下行,今年7月6日,新三板指數創(chuàng)下了1068點的新低,相比2015年6月份的2822點高點已經下跌了62.15%。
今年以來,新三板指數已經累計下行了15.71%,而投資標的集中在新三板市場的新三板基金,也面臨慘重的損失;《證券日報》記者發(fā)現,擁有數據統(tǒng)計的1511只新三板基金已經平均虧損了9.77%,其中僅有131只基金在今年實現了盈利,占比不足一成。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tǒng)計,今年以來業(yè)績表現最差的新三板基金是誠梵新三板2號,該產品公布的最新單位凈值為0.24元,今年已經累計虧損了69.61%。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是上海誠梵投資旗下2016年4月份新成立的產品,該產品自成立以來已經累計虧損了75.6%。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私募排排網上搜索“新三板基金”,顯示有1000多只私募基金產品參與投資了新三板市場,其中有200多只基金的最新單位凈值已經低至0.2元以下。事實上,市場上參與投資新三板市場的基金產品已經超過8000只,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tǒng)計,目前市場上共有8349只投資范圍涉及新三板的基金產品。
172只基金今年到期
或面臨到期難退出尷尬
新三板基金產品在成立時,一般會在合同約定兩年或三年存續(xù)期和一年延展期?!蹲C券日報》記者查詢相關產品成立時的合同了解到,合同規(guī)定的兩年或三年的存續(xù)期一般為投資期,投資于新三板相關標的獲取收益;后一年的延展期一般為退出期,原則上不再投資新的股票,以持有擇機退出變現為主。
有基金公司指出,受新三板的流動性和市場環(huán)境不佳等因素影響,新三板項目投資的退出路徑較為受限。另外,新三板基金在到期退出時也面臨著估值的難題,近期有投資者表示,所投資的新三板基金產品在延期清算后的單位凈值是0.6元,而在退出時卻只能按0.22元的單位凈值清算,也就是投入100萬元只能拿回22萬元。
今年5月份,北京某知名公募旗下一只名為“新三板1號”的基金因為延期清算而遭到投資者抗議。中基協(xié)備案信息顯示,該新三板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份,募集規(guī)模5000萬元,該產品于今年5月9日完成第一次清算工作,對賬戶中部分現金進行了分配,歸屬于各委托人比例為19.5%。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投資者花費100萬元投資了該產品,目前只能拿到19.5萬元。
根據合同規(guī)定,該公募基金應將股票賣出變現,但考慮到以上股票目前市場價格較低,流動性枯竭,如立即變現會對股票價格造成較大沖擊。因此,該基金提議由委托人通過表決方式,對該資管計劃進行延期清算。而延期清算的議案則是,該資管計劃延至2019年4月27日前完成清算,如果仍無法有效完成資產變現,需征詢全體資管委托人的意見。
二季度偏股基金平均倉位82.77% 329只基金逆勢加倉大消費和醫(yī)藥行...2018-07-22 23:55
盈科資本完成二期基金募集2018-07-22 21:54
二季度公募整體虧損475億 貨基成賺錢大戶2018-07-21 07:17
百乘金科攜手華僑基金會成立“百乘助學基金”2018-07-20 22:13
華安基金總經理童威:積極布局養(yǎng)老基金業(yè)務2018-07-20 07:55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