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金變更注冊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今年以來共有54只基金申報轉型,雖然環(huán)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混合型基金仍是轉型主流。
25只混基申報轉型
今年以來轉型的各類基金中,混合型數量最多,且多為同類轉型。據統計,年內已有25只混合型基金申報轉型,占比接近一半。其中,18只基金的轉型方向仍為混合型基金,主要是委外定制基金轉為定開發(fā)起式基金。如國壽安保穩(wěn)吉混合型基金轉型為“穩(wěn)吉三個月定開發(fā)起式基金”。一季報顯示,該基金持有人為兩家機構,各持有50%的基金份額。
迷你基金轉型也不少,至少有6只規(guī)模在2億元以下的基金申報轉型,其中一只最新規(guī)模僅為3000萬元。
一家大型券商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監(jiān)表示,混合型基金轉型主要為滿足監(jiān)管要求,如證監(jiān)會對委外定制基金設立規(guī)范做出的要求等。在監(jiān)管趨嚴下,轉型已成為近年來迷你基金規(guī)避清盤的新突破口。
指數基金謀求主動管理
指數型基金也是今年以來轉型基金的主要品種,有13只指數基金申報轉型,其中轉型為主動管理類基金的有7只,如中歐滬深300指數增強(LOF)轉型為“中歐互通精選混合”,華安深證300指數基金(LOF)轉型為“量化多因子穩(wěn)健混合型(LOF)”,華潤元大中創(chuàng)100ETF聯接轉型為“華潤元大潤睿錦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等。
除以上3只轉型為混合型基金的指數基金外,銀河基金申請將旗下3只ETF基金轉型為債券基金。
也有指數型基金轉型為指數增強型基金。如長城久兆中小板300指數分級,除變更為普通指數基金外,還在合同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了增強,擴大主動管理空間,以創(chuàng)造超額收益的可能。
滬上一大型公募ETF基金經理表示,指數基金謀求主動管理與當前市場環(huán)境有關。在當前的震蕩市,主動管理型基金通過對股票倉位、行業(yè)配置和個股的積極操作,大概率能戰(zhàn)勝被動管理型的指數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指數基金同類轉型中,華夏銀行將旗下兩只跟蹤MSCI中國A股指數的ETF及其聯接基金轉型為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及其聯接基金。A股6月正式入摩,國際通指數將成為A股國際化的關鍵指標,更符合市場熱點。
定開基金轉為普通開放式
今年以來的基金轉型中,定期開放式基金轉型為普通開放式基金也是一大特征。
在8只轉型的定開基金中,既有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同類轉型,也有債基和混基互相轉型的情況。如鵬華興華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轉型為“鵬華興華靈活配置混合”,國投瑞銀雙債豐利兩年定期開放債券轉型為“國投瑞銀和盛豐利債券”。此外,國泰民安增益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也不再設置封閉期,轉型為“國泰民安增益純債債券”,紅土創(chuàng)新景潤定期開放債券型發(fā)起式轉型為“紅土創(chuàng)新醫(yī)療保健股票型發(fā)起式基金”。
有基金公司表示,“基金轉為開放式也是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環(huán)境和投資者對于資金流動性的需求”。
前述券商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監(jiān)猜測,定期開放式基金轉型為普通開放式基金可能是由于委外資金撤出,原本封閉的基金規(guī)模無法維持有效操作故而被動轉型。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認為,基金降低開放周期與當前市場行情與委外新規(guī)均有關。“由于市場原因所導致的業(yè)績、資金偏好等因素,從去年開始定開基金募集失敗、清盤情況頻現,很多新產品發(fā)行難度大的同時舊產品規(guī)模難以存續(xù)。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很難找到新資金進行發(fā)起式的定開運作。”
近8個月僅成立2只 貨幣基金發(fā)行怎么了2018-05-27 23:01
27只基金重倉年報高送轉股 基金抱團持有精測電子等4股2018-05-27 23:00
7家上市公司“爽約”年報 一季度20只基金或“躺槍”2018-05-27 22:59
年內近五成打新基金虧損 “打新神器”不“神”了2018-05-27 22:58
分級基金頻繁異動 個人投資者不宜入場2018-05-25 06:37
| 21:19 | 安納達: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 21:19 | 奧精醫(yī)療:董事會換屆選舉 |
| 21:19 | 奧克股份:關于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質... |
| 21:19 | 東岳硅材: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
| 21:18 | 恩捷股份:關于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 |
| 21:18 | 海波重科:關于首次減持回購股份的... |
| 21:18 | 海南機場:關于增選第十屆董事會審... |
| 21:18 | 黑牡丹: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 |
| 21:18 | 金石亞藥:關于全資子公司獲得硫酸... |
| 21:18 | 均普智能:公司董事長辭職 |
| 21:18 | 康達新材:關于公司控股股東部分股... |
| 21:18 | 民生銀行:關于董事任職資格獲國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