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論壇”上表示:“2018年我就在思考全球經濟未來會走弱的趨勢和原因,我的邏輯在于從二戰(zhàn)到現在為止已經持續(xù)了77年時間了。”李迅雷指出,在這77年時間過程當中,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均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三大變化促成了當今全球社會經濟的結構嚴重扭曲,導致經濟下行。
影響深刻的三大變化
第一,以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例,從二戰(zhàn)結束到現在為止,人口持續(xù)大擴張,1945年的全球人口是26億,現在接近80億,由于人的預期壽命大幅地延長,和平環(huán)境下出生人口數量大幅增加,故人口的規(guī)模大幅增加,人類要占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資源來維持人口的繁衍和發(fā)展,這樣的話其他生物的領地就縮小了。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tǒng)計,過去50年70%的生物被滅絕,大概有100萬種生物正面臨滅絕,而寄宿在生物身上的病毒要尋找一個新的宿主。在很多生物被消滅的同時,人類的規(guī)模卻大大擴張了,所以病毒的新宿主自然是人類。人類對病毒的應對能力還是有限的,到目前為止能夠對人類產生影響的病毒大概有30萬種。但是人類只征服了兩種,一種是天花,一種是牛瘟,可見病毒要被人類征服是很難的,如新冠病毒導致了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的阻斷,由此也引發(fā)了通脹,引發(fā)了經濟的下行,甚至負增長。
第二,與經濟相關的是地緣政治和沖突的加劇。中國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崛起,在全球GDP的份額從30年前的2%提高到18%,而美國從30年前的26%下降到了24%,歐盟則幾乎打了對折。這樣原先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發(fā)達經濟體與發(fā)展中經濟體的互補關系現在越來越變?yōu)楦偁庩P系了。當前世界上的地緣沖突,加上疫情的持續(xù),也引起了全球的產業(yè)鏈和供應鏈的問題,進而引發(fā)了通脹。
第三,在過去70多年的和平期間,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收入分化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美國學者形容當今的全球經濟是K形經濟,少數發(fā)達經濟體份額越來越大,少數個人在社會財富當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在和平環(huán)境下,只要不發(fā)生戰(zhàn)爭,財富的增長率必然高于GDP增長率,而投資的平均回報率必然高于工薪的增長率。
李迅雷表示,從目前來看,美國的8月份CPI雖然降到了8.3%,但是要大幅度回落恐怕還是比較難。如對CPI影響比較大的房租仍在上漲,勞動力短缺也導致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隨著冬季的來臨,能源價格或會進一步上升,將導致部分歐盟國家出現經濟衰退,甚至有爆發(fā)債務危機的可能,例如歐盟中的“歐豬五國”,杠桿率水平歷來偏高,可能會率先撐不住。估計明年全球GDP增速將低于3%。
我國要加快經濟轉型
李迅雷強調,我國同樣也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但我國當前的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房地產行業(yè)。如1~8月份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為負7.4%,房地產投資下行應該是人口老齡化這一長期因素促成的。我國從今年開始,將步入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階段,這一階段將持續(xù)10年以上,意味著房地產上行周期結束,同時也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中的投資拉動特征將轉為消費拉動主導模式。如我國過去一直采取逆周期的政策來平滑經濟波動,房地產走弱的時候,基建發(fā)力,但房地產投資額加上基建投資額在經濟總量中占比也已在2017年底見頂。如今即便基建投資再加速,也改變不了“房地產加基建”拖累GDP的大趨勢。
“此外,隨著這輪貨幣緊縮下發(fā)達經濟體的減速,我國的外需隨之下降,出口增速會顯著回落,這就意味著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都將走弱,這就意味著我國經濟將發(fā)生轉型,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加大。”李迅雷指出,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居民部門的消費率盡管在上升,但還是偏低,不僅顯著低于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也低于印度、越南等新興經濟體,因此,有理由相信,今后穩(wěn)增長的發(fā)力點主要將在擴內需方面,而且擴內需又將以促消費為主。例如,我國城投平臺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的中位數已經從2011年的3.1%降至2020年的1.3%,投資效率大幅下降,如果把這部分資金用在促消費上面,則其乘數效應將比基建投資大得多。
李迅雷表示,在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我國面臨的三重壓力,其中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的現象依然存在。而當前外部環(huán)境的嚴峻和國內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則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加速經濟轉型的緊迫性。因此,在促消費方面,一定要以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居民部門收入結構為目標,通過適度提高中央政府的杠桿率水平為手段,以稅制改革和第三次分配等收入再分配等為動力,逐步推動經濟向消費導向型模式轉變。
李迅雷表示,全球經濟未來的趨勢還是低增長、高震蕩,不排除發(fā)生經濟衰退的可能,這個過程中,全球各國經濟可能步入一個比爛的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被打破的背景下,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很難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我國在這個趨勢中還是要穩(wěn)住經濟大盤,推進改革、調整結構、加大自主創(chuàng)新力度,促進消費升級。
央行:繼續(xù)研究推動建立系統(tǒng)重要性保險公司、系統(tǒng)重要性證券業(yè)機...2022-09-22 18:06
剛剛,最高法重磅發(fā)聲,堅決貫徹“零容忍”要求 依法嚴懲證券、...2022-09-22 11:47
美聯儲年內連續(xù)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 大幅下調經濟增長預期2022-09-22 11:08
最高法:5年來審結證券期貨刑事一審案件共229件355人 包括徐翔操...2022-09-22 11:06
從用電數據看中國經濟:短期擾動并未改變復蘇的堅實基礎2022-09-22 06:30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