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5月24日-全球化監(jiān)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fā)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創(chuàng)10年來新高,達115點,較上季度增長1個點。這一數據表明,隨著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整體運行平穩(wěn),在中國經濟發(fā)展呈現出穩(wěn)中求進、進中育新的態(tài)勢下,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穩(wěn)步提升。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環(huán)比增長1.4%,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態(tài)勢,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fā)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穩(wěn)步提升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尼爾森中國區(qū)副總裁丁玎表示“在中國經濟保持穩(wěn)速增長的背景下,產業(yè)結構的革新和新興產業(yè)的不斷出現,促使就業(yè)形勢向好發(fā)展;同時,內需成為拉動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持續(xù)推動消費者消費意愿的提升。”
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衡量消費者對于就業(yè)預期、個人經濟狀況以及消費意愿三個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于100則為積極,反之則為消極。
尼爾森報告顯示,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增長是就業(yè)預期、個人經濟狀況和消費意愿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就業(yè)預期從上季度的74點躍升至77點,成為領漲因素;個人經濟狀況和消費意愿也實現小幅上揚,均增長一個點,分別為71點和62點。
從各級別城市來看,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qū)的就業(yè)預期增長較為顯著。尼爾森數據顯示,四線城市從上季度的69點提升至71點,農村地區(qū)增長最為明顯,從上季度的78點躍升至83點,其他級別城市均保持平穩(wěn)態(tài)勢。同時,就業(yè)預期的提升,也促進了當地消費需求的提升和消費升級。
“中國的城鎮(zhèn)化力度隨‘一帶一路’倡議發(fā)展進一步延伸,從沿海及東部地區(qū)城市群向中西部地區(qū)、東南地區(qū)拓展,從而帶動一批西北、西南下線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伴隨著新業(yè)態(tài)的出現和產業(yè)不斷下沉,為下線城市帶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丁玎表示。
尼爾森發(fā)現,在就業(yè)預期的推動下,下線城市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消費增長。尼爾森報告顯示,在四線城市,44%的家庭表示相較于去年,其消費支出增加,且增加比例達21%。而在一線城市該比例只有15%,比四線城市落后6個點。同時,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基礎消費層面,四線城市的消費力明顯提升,34%的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在子女教育上,日用品達21%,水電煤2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本更多集中在一線城市“享受生活”和“健康生活”領域,四線城市也呈現出較為明顯向一線城市靠攏的趨勢。如在“享受生活”方面,20%的四線消費者愿意花更多錢在外出就餐上,18%的消費者愿意花更多錢在休閑度假上。
同時,健康生活已成為四線城市的主流生活方式,主要體現在運動和健康飲食兩方面。尼爾森數據顯示,在運動方面,77%的四線城市消費者更愿意通過運動的方式獲得健康,而一線城市消費者由于工作壓力較大、業(yè)余時間較少,通過運動獲得健康的比例僅為67%。在健康飲食方面,四線城市消費者的健康飲食習慣緊跟上線城市,一線城市健康飲料消費量中,20%來自于更為健康的礦泉水,而四線城市中這一比例同樣高達19%。
尼爾森發(fā)現,下線城市中存在一群扮演消費意見領袖的潛力人群,占30%且具有相對較高收入、較高學歷、愿意購買高品質產品等特點。他們對未來12個月的購買力表示樂觀,同時,他們愿意購買高質量產品的人群占比為55%,高于上線的53%和非潛力人群的35%;潛力人群更愿意增加服飾、外出就餐、個人數碼等消費感染力品類的支出。
丁玎表示:“由于居住開支、物價等相對較低,實際可支配收入相對較高,下線城市消費升級趨勢日益顯現。同時,下線城市工作壓力較小、生活質量較高,小鎮(zhèn)青年群體不斷壯大,他們大多數人都接受過較高等教育,對新鮮事物接受度較高,成為引領當地消費升級的潛力人群。”
新零售在下線城市滲透有限,相對新零售,傳統(tǒng)渠道仍是下線城市消費者的首選。尼爾森數據顯示,三、四線城市了解并嘗試過新零售模式的消費者比例僅為25%和1%,而41%的四線消費者仍然常去雜貨店(一線僅為9%),92%的四線消費者最經常去的購物渠道為超市。同時,大型商超持續(xù)下沉拉動線下消費增長。尼爾森數據顯示,2017年下線城市的大型商超數量不斷增長,其中三線城市大超市增長率為9%,四線城市為7%;小型現代化門店通過店鋪升級不斷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從而提升線下消費。同時,線上銷售趨勢仍不容忽略,尼爾森數據表明,下線城市線上銷
“近年來,下線城市和農村地區(qū)電商蓬勃發(fā)展,使得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的信任度和依賴度不斷提升,但線下仍是下線城市的主要消費渠道,品牌商要依據自身特性選擇合適的銷售渠道,從而有效實現市場下沉。同時,廣告主要根據產品銷售網絡布局制定廣告投放策略,以達到精準營銷”丁玎表示。
消費需求旺盛 進口關稅下調仍有空間2018-06-01 06:04
7月1日起大范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2018-05-31 00:04
人民幣昨下跌51個基點 專家稱四季度或逆轉2018-05-25 23:43
中交集團發(fā)布中國企業(yè)首份“一帶一路”專題社會責任報告2018-05-25 19:04
一季度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tǒng) 處理金額達5.45萬億元2018-05-25 00:52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