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季節(jié)性消費低點的10月份,生豬行業(yè)卻迎來久違的上升行情。市場價格低位攀漲的態(tài)勢,也使得業(yè)內外對于周期反轉的關注度再度提升。
生豬價格一月漲四成
十一長假過后,生豬行業(yè)照慣例會迎來一波需求下行,但今年市場走勢出乎預期。
卓創(chuàng)數據統(tǒng)計,10月1日~7日生豬全國均價由10.58元/公斤下滑至10.07元/公斤。假期結束后一路上漲至10月25日的16.74元/公斤,漲幅達66.24%,日最大漲幅達1元/公斤以上。
10月最后一周,生豬市場的強勢并未止步。農業(yè)農村部監(jiān)測,上周(10月25日~10月31日)生豬及豬肉價格環(huán)比上漲,全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6.81元/公斤,環(huán)比上漲10.1%。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22.25元/公斤,環(huán)比上漲8.7%。
而據國家統(tǒng)計局網站消息,據對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jiān)測顯示,2021年10月下旬與10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較中旬漲23.4%。
生意社數據統(tǒng)計,10月份國內外三元生豬價格觸底后大幅快速反彈,10月1日均價11.33元/公斤,10月29日均價16.07元/公斤,月內大幅上漲41.84%。
受市場走勢拉動,前期頻繁見底的生豬期貨價格,也顯著回暖。11月5日下午收盤,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201收于16675萬元/噸,單日上漲1.89%,較10月初最低13920元/噸漲幅近20%。
大豬需求超前行業(yè)扭虧
對于豬價短時大幅上漲的原因,卓創(chuàng)分析師李晶認為是超前的大豬需求恰遇大豬存欄斷檔,市場受到情緒面支撐所致。
據悉,今年北方氣溫下降速度較早較快,灌腸提前啟動,對大豬需求量增加,屠宰企業(yè)開工率上漲明顯。同時,南方國慶節(jié)后降溫加上雨水減少,西南、兩湖等局地腌臘開始提前制作,對大豬需求量增加。這使得大豬與標豬價差迅速拉開,市場壓欄情緒加重。加上前期虧損值較大,養(yǎng)殖方回籠資金迫切,壓欄惜售在供應面對豬價上漲形成強有力支撐。
生意社生豬產品分析師李文旭認為,國慶過后,生豬市場適重出欄生豬銳減,以及生豬收儲政策再啟支撐,是國內豬價觸底反彈的重要因素。而豬價回升進一步誘發(fā)養(yǎng)殖戶惜售挺價,生豬市場供應持續(xù)回落,屠宰場迫于收購壓力不斷上調生豬收購價格,助推國內生豬市場價格快速回升。
他表示,10月中旬全國多地國內豬價大幅回升至14元/公斤以上,養(yǎng)殖業(yè)虧損局面已大幅減少。而到了10月下旬,多地豬價已上漲至16元/公斤以上,養(yǎng)殖業(yè)整體轉虧為盈。
止?jié)q預期情緒漸濃
經過前期大漲,進入11月后,養(yǎng)殖戶積極出欄,市場供應再度呈現寬松局面,加之下游屠宰企業(yè)前期采購后又出現需求下滑,多地壓價收購再現,豬價再度出現小幅回落,全國市場整體漲跌互現。
截至目前,據搜豬網數據,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穩(wěn)定在16元/公斤以上,不過較去年同期的29.74元/公斤,同比跌幅仍有約46%的下滑。
此番大漲是否預示著豬周期已經反轉?養(yǎng)殖企業(yè)是否已度過寒冬?
牧原股份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表示,近期種豬銷量較前兩個月有所回升,但價格未有明顯增長。近期的生豬價格的快速上漲是多個市場因素的共同作用,超出市場預期。公司對于未來2~3個季度的生豬行情依然持謹慎態(tài)度。
李文旭認為,生豬市場供需博弈再現,豬價觸底大幅反彈后整體進入盤整階段,短期內豬價波動空間有限,預計整體將繼續(xù)位于當前水平小幅波動前行。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仍處在較高水平,且終端肉類市場需求并未出現實質回升,豬價持續(xù)回升將促使養(yǎng)殖戶出欄變現止損,后市惜售引起的供應偏緊局面將逐步緩解,國內豬價繼續(xù)上漲動力不足。
李晶也分析,考慮本輪豬價的提前上漲,對11月至12月上旬的消費或有一定提前透支,預計豬價大跌的可能性偏小。但考慮年底集中出欄,大豬可壓欄時間有限。
基金公司扎堆申報風電產業(yè)ETF 風電指數年內漲幅達43.58%2021-11-02 20:40
| 23:59 | 金屬空氣電池賽道熱度攀升 |
| 23:59 | 凌志軟件擬收購凱美瑞德100%股權 |
| 23:59 | 遼港股份:做精港口主業(yè) 推動創(chuàng)新... |
| 23:59 | A股公司積極布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 |
| 23:59 | 深入洞察家庭資產配置需求 太平人... |
| 23:59 | 方直科技擬以1.16億元收購執(zhí)象科技 |
| 23:59 | 存儲產業(yè)鏈上下游迎“超級周期” |
| 23:59 | 我國6G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上市公... |
| 23:59 | 多部大IP電影上映在即 全年票房有... |
| 23:59 | 上市公司競逐商業(yè)航天賽道 |
| 23:59 | 機器人加速進社區(qū) 物管行業(yè)探索“... |
| 23:59 | 10月份標品信托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12...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