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央行發(fā)布的10月信貸和社融增量統(tǒng)計數據顯示,當月新增信貸和社融增量規(guī)模不及預期,人民幣貸款增加6613億元,同比少增357億元;社融增量618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億元。
相比于9月的信貸社融數據,10月的環(huán)比降幅高達六七成。盡管環(huán)比降幅較大,但綜合各方分析看,當月新增信貸不及預期,主要受居民部門短期貸款下降以及票據融資收縮拖累;社融增量不及預期則主要受地方政府專項債凈融資減少和信貸回落拖累;此外,10月歷來是信貸社融小月,新增信貸和社融增量會季節(jié)性回落,但從信貸結構看,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企業(yè)部門中長期貸款和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仍保持平穩(wěn),表明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并不差,無需過度悲觀。
此前市場預期10月新增信貸規(guī)模會在7000億~9000億元左右,但6600多億的實際規(guī)模低于市場預期,不過,考慮到10月歷來會經歷新增信貸的季節(jié)性回落,今年10月新增信貸規(guī)模僅同比少增357億元,仍較為平穩(wěn)。
從貸款結構看,10月信貸低于預期主要是居民短期貸款收縮所致,居民與企業(yè)中長期貸款依然保持平穩(wěn)。當月居民部門短期貸款僅增加623億元,同比少增超千億。多位分析人士表示,10月居民短期貸款萎縮主要受消費貸監(jiān)管加強影響。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表示,近期銀保監(jiān)會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范房地產泡沫風險,按要求,各銀行于10月提交首份自查報告,這是居民短期貸款少增的主因。
除了消費貸監(jiān)管加強外,中信證券固收團隊認為,居民短期貸款走低還受結構性通脹逐漸加劇,食品需求較為剛性對非食品消費產生擠出效應有關;同時,經濟增速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居民收入端大概率承壓,以及“雙11”購物節(jié)同樣會壓縮10月消費需求。
票據融資同樣拖累當月信貸。10月票據融資僅增加214億元,同比少增近千億。湖南三湘銀行同業(yè)部研究總監(jiān)譚松珩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10月票據融資同比少增較多主要還是基數較高,這或與上半年票據套利如今集中退出有關,導致數據出現較大擾動,隨著票據套利退出,數據將會逐步正常。
“10月信貸少增主要因居民短期貸款和票據拖累,企業(yè)貸款相對穩(wěn)健,對非銀信貸同比多增較多,幾項數據相互對沖,整體信貸相比去年同期基本穩(wěn)定。”李超稱。
10月社融增量環(huán)比大幅下降六七成,除人民幣貸款回落外,也與地方政府專項債發(fā)行較去年提前收官直接相關。當月專項債凈融資減少200億元,同比多減1068億元,排除專項債因素后,社融增量同去年基本持平,反映出社融對專項債的“依賴”。
非標融資雖繼續(xù)維持收縮態(tài)勢但同比明顯好轉,10月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三項表外融資環(huán)比多減超千億,同比延續(xù)改善。“強監(jiān)管致信托業(yè)務收縮較為明顯,預計信托貸款將繼續(xù)有所下行;在金融監(jiān)管力度總體適度,局部有所收緊的大背景下,預計非標融資邊際穩(wěn)定的概率較大,難以重現高增長。”中信證券固收團隊稱。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制造業(yè)PMI已連續(xù)6個月處于收縮區(qū)間,說明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尚未出現明顯緩解的跡象,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預計11月的1年期LPR報價利率將恢復下行態(tài)勢,可能小幅下調5至10個基點。為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央行年底前后還可能再實施一次降準,繼續(xù)發(fā)力寬信用。四季度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雖出現延期,但最終缺席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年底前M2、社融和信貸增速有望出現回升。
18:29 | 信音電子:選舉江慶豐為第六屆董事... |
18:29 | 常鋁股份:公司及子公司無擔保逾期... |
18:29 | 共進股份:關于獲得政府補助的公告 |
18:29 | 電子城:關于非公開發(fā)行公司債券獲... |
18:29 | 昱能科技: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 |
18:29 | 金海通: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股... |
18:29 | 華光新材:選舉王萍女士為第五屆董... |
18:29 | 財通證券:2025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 |
18:29 | 上海建工:關于中期票據發(fā)行結果公... |
18:29 | 財富趨勢:選舉黃山先生擔任公司第... |
18:29 | 東航物流:關于5%以上股東股份解除... |
18:29 | 人民網:關于公司董事、副總編輯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